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广东湛江拥有全国最大的红树林片区,占全国总量的33%。红树林又被称“海上森林”,“海柴”被砍伐消退的日子已经远去,修复和壮大周期里的红树林和湿地反哺着各种生灵,600多种可记录的动物得以栖息。
跟随视频及文字,一起了解红树林周边的居民日常,感受以船为路、逐海而居的慢节奏生活。
在湛江廉江市鸡笼山建红树林保护小区意味着什么?
小区内的村民和保护站有着不同的答案。对于渡头村村民来说红树林意味着经济收入,意味着养育一方水土的“风水宝地;对于村长来说,红树林的存在意味着15公里的巡护责任;而对于高桥红树林保护站站长来说,鸡笼山既是珍稀植物和水鸟的保护区域,也面临着上流水域的垃圾危害。
相同的是,保护红树林意味着责任。高桥红树林保护站站长林广旋和村长劳建伟有着共同的目标。
▲高桥红树林保护站工作人员巡护需要步行
初识红树林
更像是守卫家园的海岸卫士
“红树林在海里面,我们以前叫‘海柴’没有柴烧的时候,砍来煮饭,当成柴火,以前没有人懂保护”,现年45岁的村长是渡头村的摆渡人,也是鸡笼山保护小区内唯一的巡护员。
公开数据显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4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
鸡笼山因为咸淡水交汇和淤泥积聚的缘故,红树林生长尤为茂盛,种类繁多,群落分布层次分明,从海滩最前沿的真红树桐花树到陆基海岸的半红树银叶树皆有分布。还有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尖叶卤蕨群落在岛上分布,以及一种稀有藤本植物等待植物专家溯源。
除了物种多样性,对于沿岸村民来说,红树林的根系发达,仿佛是一道防波堤,阻挡强风巨浪,固定水土流失。一旦遭到破坏,海岸地区难逃台风海潮侵蚀。村民捕捞鱼虾蟹的经济来源更是难以保障。经过1996年台风“莎莉”袭击湛江的灾难和1997年红树林保护小区的划定,渡头村民明显感觉到红树林的重要性。
为保护红树林和水域生态,村里至今没有在鸡笼山沿岸的渡头村和湍流村中间修桥,六代摆渡人从木船撑到了玻璃钢船,外出就医、儿童上学全靠摆渡。渡头村村长在2015年接手了撑船的任务,2018年开始巡护,今年是他正式巡护红树林的第四个年头,因为身兼河口的摆渡人职责,村长每天义务接送13个学生过渡上学,间歇时间围绕鸡笼山沿岸巡护,完全巡护一遍,大概15公里。
今时今日,红树林对渡头村来说已不再是海里的柴火,更像是守卫家园的海岸卫士。
▲高桥保护区红树林非常茂密
生态修复
湛江红树林面积逐年增长
据统计,1985年雷州半岛红树林面积由解放初的14000公顷减少到5800公顷,2018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时雷州半岛红树林面积上升到9737.8公顷。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仍以每年递减1.0%的背景下,湛江红树林面积却逐年增长,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2021年10月,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在营造修复红树林中,自然保护区养殖塘的退塘还林是重中之重。渡头村靠海吃海,在划入高桥保护区时,仍旧存在着一部分鱼虾养殖,养殖塘的存在势必和红树林保护存在冲突。在进行生态修复的五年计划中面临困难。
按照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要求,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的违法养殖要依法全部清退,对到期现有合法养殖塘不再续期,对未到期养殖塘鼓励提前清退并给予补偿。
高桥红树林保护站站长1993年就来到廉江做红树林保护,对于保护小区的生态修复他有自己的看法:“渡头村划入保护区后,群众采海、收入受到一定影响。随着我们保护理念的更新,像这样人为活动比较多的地方,不能把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生活分离开来,还是希望为老百姓干一些实事,做一个可持续的方式。比如退塘要与人类的活动达到平衡、比如修桥的事情我们有其他方案,绕到上面的乡道去,就比较环保,这样的方式可能审批节奏慢一点有取有舍,有得有失。”
“我们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单看到树,还要看到同一个生态系统”,保护站相关负责人认为人工造林是辅助手段,滩涂自身的修复能力十分重要,“得益于经济发展,群众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好,现在传统的采海方式在减少,老农也知道围田靠红树林保护的,红树林有天然更新的能力。”
修复之外
红树林仍受到沿岸垃圾威胁
红树林生长在潮间带,上游河流带来了生活垃圾和周边的养殖垃圾。涨潮时间海水会把沿岸的垃圾带进红树林,塑料垃圾沉积进入红树林,表面上红树林不受影响,实际上树林里的鱼虾贝慢慢枯竭,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红树林的海垃圾,袋子、口罩在里面,看得见我们清理,看不见我们没法清理,没有资源来搞,巡护看到就清理了”,渡头村村长几乎一周上鸡笼山看一次“看到就捡,捡不完,涨潮了海水又来了”。
垃圾威胁不仅仅在鸡笼山保护小区存在,受海洋潮汐影响,湛江特呈岛的红树林古木被垃圾围困逼近生死线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红树林所在的沉积滩涂富含有机碳,且多为黏土质地,非常容易成为多种外源污染物的优先汇聚地。
如果红树林生态修复的速度赶不上生态破坏的速度,人类的居所也势必遭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把红树林资源保护好,把红树林湿地修复好,充分发挥好红树林在防灾减灾、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是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的当务之急,也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标志着红树林湿地的保护走向法治化,更标志着湛江红树林保护走入新的时代。
小档案
高桥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沿海港湾滩涂,沿雷州半岛1500公里海岸线带状分布。湛江是国内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城市,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33%、广东省的79%。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已成为我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
1997年,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从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同年,保护区下属的廉江市良垌(鸡笼山)保护小区划入高桥红树林保护站统一管理。
据高桥红树林保护站站长介绍,鸡笼山是廉江市唯一海岛,东桥、南桥、两家滩三江汇流鸡笼山后由石门出海。
除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湛江红树林37个保护小区内,鸡笼山也是唯一咸淡水交界海岛型的保护小区,物种分布异常丰富,岛上植物蔓生,繁树成荫。真红树、半红树、红树林伴生植物及其他滨海植物夹杂分布。
来源:南方都市报